-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x32qpiwmby2jsba4w5f7xdtyboa/production/0ad8c6d797f1d07f07b34c0e59f33945de81c85dc65751e934a34fee555e0d64.JPG)
@ t-t-t-w
2025-02-12 06:21:19
老蛮频道视频转换文字:
中国人为什么不婚育了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国人为什么不结婚了?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中国历年的结婚对数可以说是每况愈下,惨不忍睹。2013年结婚对数达到了阶段性峰值1,347万对。此后就坚定地掉头下行,到2022年,也就是新冠封控的最后一年,下降到683万对。
2023年有了一波短暂的复苏,这是因为前面三年的封控积累了一小批恋爱脑,他们在2023年完成了婚姻大事,因此当年度的数据短暂的恢复到了768万对,不过这批恋爱脑被消耗完之后就没有了补充,正常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愿意结婚。
到2024年结婚对数再次开始猛烈下降,降到了611万对。这个数据的降幅实在太大,同比降幅达到了20.4%,这种年度降幅之大,可以说是旷古烁今,创造了历史。
在和平时期,一年内结婚对数下降两成,这已经不算是自然现象了,称得上是社会灾难了。几百年以后的人类只看这张图的话,他们一定会认为2024年的中国发生了某种惨烈的人道主义灾难,比如战争或者饥荒,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这一年中国统计局宣称全年的GDP增幅达到了5.0%,在中国政府的施政报告里呈现出来的是一派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盛世景象。
社会灾难,那是连影子都没有的事。呵呵。好吧。
伴随着结婚对数的猛烈下降,人口的出生数据当然也是每况愈下,对所有的新婚夫妇来说,第一件大事当然就是生孩子,不然根本就没有必要结这个婚。现在大家都不结婚了,结婚对数坠崖式的下降,新生人口数据当然必然要跟着一起坠崖式下降。
注意人口出生数据还很难修饰,因为现在由公安局户籍科颁发的电子身份证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人,哪怕是西藏高原最偏僻的角落,也是人手一张电子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黑户,即便还存在也已经是屈指可数,不具备统计上的意义,这也就意味着公安部长坐在办公室里随便点一下按钮,就能统计出全国的精准人口数据,甚至能精准的显示每一个人的学历、职业和月收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国家统计局主持的人口抽样调查和全面普查其实已经没有了意义。国家统计局想尽了办法掩饰新生人口的猛烈暴跌,以至于统计局通过装模作样的调查形式,发布的年度人口出生数据,长期大幅超过公安部发布的年度新生儿入籍数据。
从逻辑上说,当然是公安部的数据更加可信。不过在这里我依然采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好了,因为统计部门百般粉饰,依然无法掩饰新生人口猛烈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国的人口出生数据在2016年达到阶段性峰值1,803万。这个时间刚好就是在2013年结婚数据达到峰值之后的三年后,此后伴随着结婚对数的猛烈下滑,人口出生数据也开始了猛烈下滑,到2023年下降到902万,相对于2013年的峰值直接腰斩。7年之内新生人口腰斩,这当然也是中国政府实现的极其突出的历史性成就,跟前面的婚姻数据一样,百年之后的人类如果单看这张数据表,他一定会认为为中国在这段时间发生了非常惨烈的全国性灾难,绝对不会同意这段时间居然可以被中国政府认定为千年未有之大盛事。
2024年统计局认为中国的出生人口有了一波回升,当年度出生人口954万,较2023年增加了52万。这个数据趋势也与结婚数据的趋势基本吻合。2023年有一波累积下来的恋爱脑突击结婚,然后紧急怀孕,在2024年生下一个属龙的宝宝,这群恋爱脑相信属龙的宝宝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呵呵。不过三年积累的恋爱脑也就只有这一波而已。
2024年中国的结婚人数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暴跌,所以可以确定的是,2025年之后,中国的出生人口同样也会暴跌,并且时间走到这一刻,愿意生第二胎、第三胎的80后已经普遍超过40岁了,也不太能生的动了。生育人口的重任已经完全交到了90后和00后的身上。如果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和生娃,那么出生人口将会继续猛烈下降。
即便国家统计局再如何疯狂修饰数据,2025年也会下降到800万左右,2026年将会下探700万的数量级。而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彻底走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在医保局强制中国人服用伪劣药品和垃圾中药的助推之下,死亡人口规模一定会逐年猛烈上升,因此中国的人口总量一定会呈现迅速缩减的趋势。
近三年中国每年的人口净减少200万左右,我相信到2026年,中国的年度人口缩减规模将会超过600万,也就是减少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规模。
当然了,在之后中国将会进入社会大抑制时代,红色政权将会有计划的饿死7亿低端人口。本频道的老观众对这个设定也很熟悉了,此处也不再赘言。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此时此刻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也不愿意生育了?在这里我可以给出一些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上的答案。
首先是社会心理学上的答案,当人类对于未来存在灾难性的共同预期时,就会停止婚恋和生育,集中资源应对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不仅是在人类社会,在动物界也同样普遍存在。
非洲草原上的动物面临长期的干旱气候时,会停止发情和交配,杀死种群中的幼崽和老弱,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供养种族中的青壮,以便他们能够抵御气候灾难,熬过漫长的旱季。中国的年轻人现在停止婚育行为,其实就是这种应对灾难的社会共识。虽然14亿中国人里面能够看明白红色政权有意萧条政策的人不多,能够理解社会大抑制的人更少,但这不妨碍大家在潜意识中接受这个国家即将陷入一场酷烈的社会灾难,将新生命带来这个国家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作为普通人根本就承受不住,所以只能干脆不婚不育。
光棍一条,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你红色政权要启动社会大抑制,要饿死年轻的低端人口,社会秩序将会因此彻底崩乱,并迎来酷烈的两脚羊时代。
在经济层面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其实根本养不活自己,当然也养不活下一代。根据智联招聘的年度大学生就业报告,2019年,也就是新冠封控的前一年,大学毕业生的月均收入是5331块钱,就这种收入,租房租到通勤需要两小时的,荒郊野外也得1000块钱,交通费还得要1000块钱,吃饭2000块钱,手机费、网费、水电费还要1000块钱,基本上就全花光了。要买点衣服和化妆品啥的,还得啃老,厚着脸皮找爸爸妈妈要钱,根本就不可能有钱谈恋爱结婚。
至于生娃带娃这种史诗级难题,如果父母不出钱出力,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长达49小时的年轻人根本不可能单靠自己应对。
2019年之后,年轻人的处境更加是每况愈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6~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在2023年6月达到21.3%的数值之后,就停止发布。国家统计局自己说自己的数据不能算数,要重新编造。于是到了年底,国家统计局开始发布另外一套胡编乱造的年轻人失业率数据,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凄凉无比,毕业就等于失业,10个大学生里连一个能找到工作都没有,但是国家统计局就是要厚着脸皮宣称2024年底年轻人的失业率只有15.7%。
当然他的统计方法也公布了,就是只要你在一周时间里,在网上直播过两小时时间,无论你的直播有没有挣到钱,你都算是充分就业。
当然了,国家统计局可以自欺欺人,新一代的年轻人没法自己骗自己,失业在家啃老的年轻人,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结婚生子的疯狂念头,运气好找到工作的年轻人,拿着平均五六千的月薪,每周平均工作49个小时,工作时长的全球排名绝对第一。我都不知道这样的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应该怎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用49÷5还是÷7,就这样的状态。
下班之后累到玩手机的力气都没有,当然也不可能有谁会去谈恋爱。
注意,我这里只讨论了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如果没能考上大学,只能做农民工的话,那么基本上这辈子就与婚姻无缘了,无论怎么累死累活,注定连彩礼都凑不齐。
现在农村的妹子也都算见过一点世面,粗略的知道一点,外面的世界灯红酒绿,因此对于婚姻生活普遍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自己未来的老公能够驾着五彩祥云把自己接到皇宫去享福,所以对于彩礼这件事,农村的妹子们普遍看得非常严重,2021年的时候,新浪新闻联合中银证券曾经做过一期中国各地彩礼金额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蓝色圈圈住的地方就是中国彩礼最高的地区。
这里的农村娃基本上就不要想着结婚了,不可能的。
这几年过去了,经济虽然是每况愈下,彩礼倒是越来越高,所以年轻人就更加不要打算结婚了。
综合而言,中国的年轻人拒绝婚育,一方面是社会心理学层面的必然,大众规避灾难性未来的潜意识,另一方面,在经济层面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年轻人压根就结不起婚,生不起娃。
这两个原因结合全世界最喜欢生儿育女的中国人,就此开启了自愿绝种的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以14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居然整体走向了自愿绝种之路,这也算是红色中国政府达成的历史性成就了。后面还有没有来者不知道,绝对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呵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