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搜狐新闻(镜像)
2025-02-25 10:30:11
【被滥用的类固醇:肌肉崇拜下的身体赌局】针头垂直扎进肌肉三指宽,当第一滴淡黄色油状物从针头溢出时,张志有手抖了一下,细长的针管斜着抵向肌肉束。注射完,酸胀感让张志有的胳膊不受控地抽搐,一阵疼痛中,他期待着一个星期后,肱二头肌的围度大一点,两个星期后,臀大肌的线条再明显点。注射进张志有体内的是群勃龙,一种合成代谢类固醇,化学名为去甲雄三烯醇酮。《2024年兴奋剂目录公告》明确将合成代谢类固醇列入S 1蛋白同化制剂类别,禁止运动员在赛场内外使用。
除了群勃龙,他还用过多种口服型类固醇。形色各异的药片,一边通过血液不断游走到肌肉里,带来力量喷涌的感觉,一边侵蚀着包括肝脏、心脏在内的多个器官。这些药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心脏疾病、激素系统失衡甚至死亡,但一些健身人群却把它们当成“强行催肥肌肉的猛药”。
使用者们都有类似的画像:按医学上的标准来说,他们不胖也不瘦,但他们有另外的标准,来源于社会和文化塑造的一种“肌肉审美”,不断地寻找雄性激素能填补的肌肉缝隙。
滥用类固醇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据报道,2022年,一位25岁的男性健身教练连续3年注射合成类固醇(群勃龙+氧雄龙),突发急性肝衰竭合并肾损伤,抢救后需终身透析。2023年,一位32岁的女性在非法医美机构注射含类固醇针,引发基底动脉血栓,遗留左侧肢体偏瘫。
但这些都没有阻挡健美圈和健身爱好者们对类固醇的滥用。
2月8日,记者匿名进入了一个名为“科技健身”的群。在群里,来自不同地区的健身爱好者,不间断分享使用类固醇的建议,“口服的没有针剂好,既然都用了科技,不如扎针”“屁股肉厚,适合新手”。
记者先后和群内6位有类固醇用药史的健身爱好者建立了联系,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36岁,他们都是在社交平台上购买药剂。方法很简单,在社交平台搜索“合成代谢”“科技健身”后,从推荐页中选中一位博主,添加微信购药,付款后药品就会快递到家。
“副业能做很多,教人打药无疑是最赚钱的。”为了支撑药物高额的花费,王松也化身健身博主,在网上卖起了药。他的上线叫老周,他们没见过面,只在线上交易。
王松拉客户给老周,老周提成给他,一期2500元左右的“基础C”,王松能拿到400元的提成。越贵的药提成比例越高,像万元的用药循环单,提成接近3000元。
王松心里清楚,打着“增肌神药”的幌子售卖类固醇不合规,但类固醇不像毒品管控得那么严,他觉得这算是擦边球,不容易翻车。
比“职业卡”更先到来的,是副作用。2019年,注射群勃龙两年后,张志有觉察到身体出现一些异样:头发越掉越多,头上、背上、脸上,大大小小的脓包有二三十个。
有天夜里,张志有从一阵背部刺痛中醒来,快步走到镜子前,发现背上的脓包破了,黄色的脓液顺着背流到后腰,“像寄生虫的卵附着在身上。”那段时间,他变得焦虑,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说话、不见人,一待就是五六天。
注射群勃龙的第二年开始,小丽的剂量越用越大,但肌肉增长的速度却越来越慢。她把被类固醇侵蚀的身体比喻成一台精密的拆解机器。肝脏这个部件最先亮起红灯,然后是被雄激素侵蚀成砂纸质地的声带,接着面容生长出男性轮廓。
小丽在社交平台上有近10万粉丝,几乎每天都有人私信她,问她如何训练、如何“上科技”。现在,对于这样的问题,她一律回答对方,非专业选手没必要使用类固醇。
“类固醇的损伤不会在社交媒体的肌肉自拍中显示出来。”她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走上这条路,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没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6088076?serialId=1560169b56bfd8c1e933c5df37a89c9c&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fVYHgnyv
#搜狐新闻
https://media.pullopen.xyz/media_attachments/files/114/064/058/670/030/775/original/cd1a484bcf9fea3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