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6XF2025-02-01 09:54:12“梁博,你一般用什么大模型?” 。 这个问题是送命的,这些大模型厂商大多都是我客户,很得罪人的。。。 从个人经验出发,不代表厂里的立场。科学问题一般用Kimi和DeepSeek,很明显这两家把人类的论文和电子书都involve进去了,不展开。。生活问题一般用通义和豆包,基本把人类日常可能想象到的问题,都做了充分的调优,感觉投入的成本不是一般大,背后的专家模型估计至少上万这个数量级。代码问题问GPT4,这方面洋模型还是有优势。其他大模型不是说不好,确实太多了,没有完全比较过,应该都差不多,以上只是个人使用习惯。 当然了,其他大模型也都很好,只不过确实来不及都细细体验,比如文心一言, 混元大模型, 盘古大模型, 日日新, 智谱AI, 悟道, MOSS, 书生, 紫东太初, 言犀大模型, MiLM, 快手灵犀, 小红书大模型, 滴滴大模型, 美团大模型, OPPO大模型, vivo大模型, 旷视大模型, 云从大模型,,澜舟大模型,百川 等等。有时间我都会抓紧体验,需要时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