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image.nostr.build/0aea00d7e826ccb6d212cc3f7b0059c20ecbebc46290bd5df145c2aec8cf6447.jpg)
@ 九犬一獒
2025-02-12 20:21:17
延安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1938年前30∶1,1941年18∶1,[11]1944年4月8∶1。 赴延女知青大多来自城镇,形貌气质较佳,择偶余地很大,行情热俏,自我感觉「多么的稀有和矜贵」。她们定谱「王明的口才,博古的理论」,非大官、大知识分子不嫁。
城镇女性的到来,中共高干层掀起一阵离婚再婚热。除了
毛泽东离贺子珍娶江青,美籍医生马海德向韩素音揶揄:「刘少奇曾四次离婚,五次再婚,但是每次都是完全合法。」工农干部与小知识分子甚吃瘪,1942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大会上批评某妇因爱人当了驴马队指导员,就不爱了。男性选择标准一路放低:「一是女的、二是大脚、三是识字就好。男的身分是一落千丈,女的身价是直线上升。……男找女的,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女大学生在延河边洗脚,对岸男同胞列队傻看,女生挤眼直笑:「瞧,咱们的『尾巴』又来了!」时间一长,女生将常来河边的男人呼为「河防司令」,内中还有后来的「开国元勋」。抗联出身的留苏女生黎侠,每天清晨都能在窑洞窗口发现几封求爱信;哈尔滨姑娘郭霁云「回头率」极高,许多男性以各种方式求爱;南方姑娘钟路遭南洋华侨及广东男士「围追堵截」,窑洞门缝、衣服口袋塞满字条,人称「被围困的女八路」,被逼无奈,她只好公开与张力克(后任沈阳市委副书记)的恋情,1941年早早结婚。老干部的求爱信,一般只有几句,但都有关键内容――「我爱你!」
周六下午,延安女大校门十分热闹,会客室挤满男人,女大生谑称:「礼拜六,四郎探母了!」周六是规定的团圆日,亦称「阵地战」,其它日子相聚,呼为「游击战」。延安新歌谣:「女大窑洞万丈高!抗大学生够不着……延水河边一对一对真不少,西北旅舍游击战争逞英豪……」一般人对性欲还得掖掖藏藏,惟毛泽东敢于直言。一位抗大生写信问毛为什么与贺子珍离婚而与蓝苹结婚?是否符合毛自己提出的三原则?毛回信:「同贺子珍同志是为了意见不合,同蓝苹同志是为了解决性欲……」
---裴毅然:延安情恋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xzh52tvkth5o6o7gjrvbsf2eyfa/freefrom-prod/7afd3f948a61f8ffc001664d5f1dae3e29fd225d5700493bd69ca3a85a359db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