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alai Lama
2025-05-13 02:55:46
世世常行菩薩道
https://youtu.be/fuWOV9A3sv8
2007年7月7號至13號,達賴喇嘛尊者於大昭寺對台灣請法團傳授《菩薩戒品釋》
為累積廣大資糧到達彼岸,以布施為例,其目的若是為了自身的安樂與財富,雖是布施的善行,所得福德卻很薄弱;若依「為利益一切有情,故而成就無上菩提」之心而行布施時,其所緣有情是不可計數的緣故,雖是同為布施善行,後者卻因發心的增廣而累積到巨大功德,有此差異。
以世間說法而言,任職總統之前與之後都是同一人,有著相同的一張臉與兩隻手,當他代表了國家或人民時,會變得非常重要。同理,只為自身利益而布施,所得資糧則弱;若為利益一切有情而布施,等同代表一切有情,其潛能巨大。
成佛的主因是「不為自己,卻為利一切有情,故要成就無上菩提」之發心!
現證空性的聲聞和獨覺羅漢已斷煩惱障,卻只能成為導師世尊身旁的眷屬,那是因為缺乏愛他勝過愛己的菩提心所致。換言之,他們現證空性,也具殊勝三學,更是已斷煩惱障,卻不能圓滿功德,就是因為不具愛他勝己的菩提心,不名為「佛子」。因此,未發愛他勝己的菩提心,僅修聲聞乘與獨覺乘是無法成佛的;唯有修菩提心並發此心,方可獲證遍智。
是成佛之因且無誤趨入成佛之道者,是佛子的意思,也是導師世尊將如何證得圓滿果位的一切口訣傳授的對象。因此,聲聞獨覺並非佛陀傳授愛他勝己菩提心的對象。凡夫地的菩薩因修練愛他勝己的菩提心,才能成為佛陀傳授一切口訣的對象,故為佛子。總之,決定追求戰勝四魔的佛果位,也是佛陀傳授一切口訣之弟子,故稱「佛子(菩薩)」。
這句「世世常行菩薩道」說明了何謂成就遍智的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