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alai Lama
2025-05-05 03:18:31標題:六行與六度的差異 https://youtu.be/B2727pGsQBc 2007年7月7號至13號,達賴喇嘛尊者於大昭寺對台灣請法團傳授《菩薩戒品釋》 布施財物給窮人、謹守不傷他人的戒律、他人傷害時不該憤怒的忍辱、勤修善道的精進、專注一境的靜慮,以及證無我智,這些善行聲聞獨覺也有。 六度需要什麼條件呢? 為不吝施捨一切身體、受用、功德,且究竟圓滿其無盡布施心,一定要遠離愛我執的根基,否則不可能成辦。菩薩行中的「六度」,如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都多加了一個「度」字,意指不是布施而已,卻是布施度;不是持戒而已,卻是持戒度。「度」或稱「到彼岸」謂:行至彼岸指佛地;依此到彼岸指有學道,故於有學道中,也有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 若要到彼岸,則不能以自身利益為主,必須要以利益一切有情的殊勝心而攝持。在此基礎上,誠心不吝施捨一切身體、受用、功德,方為布施度。總之,轉布施等六行為布施等六度,一方面,不僅要由空正見攝持,更要以修練愛他心而脫離愛我執——視他人比自己更為重要!